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气体动力学”相关记录51条 . 查询时间(5.156 秒)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海洋所发表热量存储研究成果(图)
气体 地球系统 气候
2025/2/19
2025年1月23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团队在《自然-通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Emergence of the North Pacific heat storage pattern delayed by decadal wind-driven redistribu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

中国科学院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发布(图)
大气物理 数据 气体
2025/2/18
2025年1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法国墨卡托海洋国际研究所、意大利国立地球物理与火山学研究所等全球31个研究单位的54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大气科学进展》(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原位溶解气体光谱分析仪助力深海冷泉探索(图)
气体 光谱 分析
2025/1/15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梁静秋研究员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阚瑞峰研究员团队、中国科学院深海所杜梦然研究员团队研制的深海原位溶解气体光谱分析仪(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专项资助)完成了多次深海海试实验,实现了对南海“海马”冷泉区累计时长达45天的连续原位观测,该子课题圆满完成任务,顺利通过验收。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首次观测到超冷原子气体中的对流超流相(图)
观测 原子 气体
2025/1/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苑震生、邓友金等与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实验中首次观测到对流超流相这一新奇量子物态,证实了对流的双组分超流体共同形成绝缘体的特性。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物理学》(Nature Physics)上。

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微气泡和微液滴技术取得重要研究和应用突破(图)
应用 分离 气体
2024/12/20
微气泡/微液滴的尺寸一般在1~1000 μm范围内,相较于多相反应体系中常规难分散的毫米级气泡/液滴,其分散相小型化后,不仅能实现均匀混合,而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更长的停留时间、更大的比表面积以及更快的传质速率,可显著加快宏观反应速率及降低反应压力,因此通过微气泡/微液滴强化相间传质在化工领域受到的关注和应用越来越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保学院长武站在农田土壤N2O产生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武站 土壤 气候 气体
2024/12/14
2024年11月19日,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在农田土壤N2O产生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Soil & Tillage Research, Field Crops Research等期刊。水保学院博士研究生杜炎玲、李晓刚分别为文章的第一作者,郭胜利研究员、王蕊副研究员分别为文章的通讯作者。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岛团队突破特殊场景下超紧凑气体激光系统应用难点(图)
气体 激光 系统 应用
2024/11/11
2024年7月1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激光中心梁勖团队针对气体激光系统中电晕放电流体控制及其应用开展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多针电晕放电场景的电场-流场耦合分析模型,揭示了多针电流体泵的流速分布特性及其受控规律,设计的电流体泵可用于超紧凑小型化气体激光系统的非机械式介质循环驱动,突破了特殊场景下超紧凑气体激光系统应用难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流体力学领域国际顶级刊物Physics of Flu...

林野-城市交界域(wildland urban interface,以下简称WUI)是指城市区域与野生植被区域的交界地带。WUI中的人-火关系十分复杂。一方面,野火直接威胁到WUI内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PM2.5则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增加引燃物、及时扑灭小型野火等多种方式塑造野火动态。WUI区域标示了野火能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的地区,了解WUI的分布与变化对评估...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在农业水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低成本同步监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
农业 气体 监测 传感器
2024/12/15
2024年11月7日,Water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Synchronous monitoring agricultural water qualities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ased on low-cost Internet of Things and intelligent algorithms”的研究论文(DOI: 10.1016/j.wa...

中山大学柳雁、夏敏团队首次提出中国本土化的可持续健康膳食模式(图)
柳雁 夏敏 资源环境 气体
2024/12/16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饮食习惯的显著转变,饮食对人类健康和资源环境的影响变得愈发突出。不合理膳食是全球疾病负担加剧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每年导致约1100万人过早死亡,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近五分之一。此外,不合理膳食也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全球每年与食品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高达173.18亿吨,占所有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分之一以上。不合理膳食也是淡水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用地退化、酸化污染物排放等严重危...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赵亮等-CEE: 碳中和减缓高健康风险复合热事件频率(图)
赵亮 风险复合 气体 气候
2024/9/18
2024年来,复合热事件,包括复合热干事件(CHDEs)和复合热湿事件(CHWEs),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CHDEs通常导致水资源和能源需求激增,并可能加剧城市不利气候的形成,增加过敏原和颗粒物浓度,对城市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CHWEs则通过增加热应激和高湿度环境,加剧了人类的不适感,并助长霉菌滋生,进而引发呼吸系统问题。人类活动,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城市化和工业化,是...

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所在一氧化碳支持微生物厌氧还原脱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生态系统 气体 分析
2024/9/13
一氧化碳(CO)是大气的组成成分之一,原始大气中高浓度的CO作为早期生命活动的重要电子供体之一,促进了生命的演化。CO在现代环境中的浓度较低,之前的研究普遍认为CO对微生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然而通过宏基因组学分析以及热力学模型分析,研究者发现土壤中高达56%的微生物具有CO的代谢能力,微生物对“痕量有毒”气体CO的利用极其普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志彪等-NC: 大气河塑造了北极夏季的水汽长期变化(图)
王志彪 气体 循环
2024/8/10
过去几十年北极在快速变暖(北极放大)的同时也在显著变湿,即存在暖湿化趋势。除了水汽本身是温室气体外,大气中增加的水汽会促进云量和云水含量的形成,不仅会改变与云量相关的辐射过程,也会通过降水和辐射变化影响北极的冰冻圈和水循环,加剧北极变暖。

作为一类新的二维材料,二维金属有机骨架(MOF)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多暴露活性位点,在分子传感、气体分离、催化和超导体等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潜力。可靠地制备具有原子厚度的高质量、大尺寸MOF晶体,特别是单层单晶,是其性质研究和应用的关键。但是,由于MOF块体晶体中片层本征的脆性和层间强的相互作用,目前二维MOF的制备存在结晶性差、难以单层制备、尺寸小等问题。同时,当前报道的可控制备高质量、大尺寸单...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黄刚等-CD: 碳中和背景下全球干旱变化与归因(图)
黄刚 气候 气体
2024/7/22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全球变暖持续加剧。为应对这一危机,世界各国于2015年达成了《巴黎协定》。然而,2023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较工业革命前已升高约1.45℃,接近《巴黎协定》的1.5℃和2℃目标,且CO2浓度也高出50%。这不仅要求尽快减排CO2并实现碳中和,更加速了科学界对碳中和背景下气候响应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