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 同位素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同位素化学相关记录78条 . 查询时间(3.824 秒)
2024年11月8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美国内华达大学等的科研人员,利用锂同位素分析结合质量平衡模型,探讨了马林诺雪球地球事件结束后约6.35亿年间海洋化学的演化过程。这一研究对古海洋锂同位素变化提出了新理解,支持了冰期结束后海洋“羽状分层”假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地幔约占地球体积的80%,查明其组成的变化是揭示地球演化动力学过程的关键,一直以来都是地球科学研究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基于大洋玄武岩的主微量、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结果,前人发现地幔的在地球化学组成上是不均一的,可以分为亏损地幔(DMM)、高238U/204Pb地幔(HIMU)、1型富集地幔(EM1)和2型富集地幔(EM2)等多种地幔端元。除亏损地幔外,其余富集的地幔端元都含有一种或多种随俯冲进入深部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胡立刚课题组在微生物汞甲基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近日以“The origin of methyl group in methanogen-mediated mercury methylation: from the Wolfe cycle”为题,在线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
湿地作为地球上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叠加影响,全球湿地退化严重,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湿地生态恢复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广泛实施了较大规模的湿地恢复工程。2002年以来,中国黑龙江三江平原开展了一系列淡水沼泽湿地恢复示范性工作,但缺乏针对湿地生境功能恢复成效的评估研究。为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科研人员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为研究对...
2024年10月8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卫东研究员团队刘海洋等人在国际地学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发现了洋壳物质再循环导致的洋岛玄武岩钾同位素异常,约束了洋岛玄武岩地幔源区再循环的洋壳性质及演化规律。
2024年10月7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水土流失过程与生态调控课题组王真教授、徐保东副教授、史志华教授在Cell旗下的One Earth期刊发表了题为“Human-altered Soil Loss dominates nearly half of Water Erosion in China but surges in agriculture-intensive Areas”的研究论文。该...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配合免耕措施对提升东北黑土区氮肥利用效率,增强肥料氮素在土壤中的残留与长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残留肥料氮在土壤微观结构中的分布受到土壤团聚体形成与破碎过程的深刻影响。因此,了解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残留肥料氮分布的时间动态特征对于探究氮肥在土壤微观结构中的稳定化过程与机制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对于秸秆覆盖还田下土壤团聚体对残留肥料氮的长期固持与稳定过程的时效性尚不清楚。
2024年9月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离分析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组(1809组)叶明亮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程红研究员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王泽峰研究员团队、李国辉研究员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代谢标记的蛋白质甲基化分析新技术,实现了蛋白质甲基化组的全景式分析。该方法不需要预先设置甲基化修饰类型,因而可以对多种甲基化修饰进行同时鉴定分析,为深度解...
磷是地表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磷主要以+5价正磷酸盐形式存在,且除31P以外无其他稳定同位素。因此,磷的来源识别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解析是重要的难题。借助磷酸盐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P)示踪磷的物质来源和地球化学循环已被证明是有潜力的新手段。然而,由于δ18OP技术开发起步较晚,尚未形成成熟可靠的淡水环境样品δ18OP前处理方法,制约了关于淡水生态系统中磷的来源辨识及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
磷是地表最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磷主要以+5价正磷酸盐形式存在,且除31P以外无其他稳定同位素。因此,磷的来源识别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解析是世界性难题。磷酸盐中的氧有三个稳定同位素,借助磷酸盐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P)示踪磷的物质来源和地球化学循环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潜力的新手段。由于δ18OP技术开发起步晚,国际上尚未形成成熟可靠的淡水环境样品δ18OP前处理方法,制约了对淡水生态系统...
高的热演化程度对生物标志物有较大影响,叠合盆地中古老烃源岩对原油贡献的识别一直是油气地球化学面临的难题。相比之下,总有机质C-S-N同位素组成受热深化作用影响小,有望成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的有效途径。前人通过大量地质分析和模拟实验研究已经证明了有机C和S同位素联用在油-源对比以及原油蚀变等研究中的有效性,但有机N同位素的适用性则关注较少,其有效性值得深入研究。
黑碳物质(BC)广泛存在于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介质,是地表慢碳循环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不同圏层介质的研究(如,大气、水体、土壤)和在不同目标导向下的BC研究,对BC的表征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妨碍了BC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跨圈层对接。为了深入了解地表不同圈层介质中BC的来源及其地球化学行为,本研究基于表征BC稠合芳香结构的苯多羧酸法(BPCA法),建立了跨圈层介质的BP...
季风爆发前,喜马拉雅山中部南坡暴雨暴雪等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对该地区冰川变化、植物生长和居民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然而,这种极端降水的水汽来源及水汽输送的动力机制尚不清楚。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汞(Hg)库,土壤汞排放是自然源向大气输入汞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土壤中汞形态转化过程的复杂性,目前对于土壤零价汞(Hg(0))排放的估算存在很大不确定性(1600 ~4000 Mg yr-1)。研究表明,光致还原、微生物还原和非生物暗还原是土壤Hg(0)排放的主要途径。由于传统的观测手段无法将上述不同汞还原途径进行有效区分,并且土壤Hg(0)排放通量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亚洲季风与中纬度西风环流是全球气候系统中最重要的大气环流系统。青藏高原巨大地形导致西风绕流和亚洲季风加强,形成了西风与季风控制范围和强度变化的南北耦合格局,不仅强烈影响着青藏高原的环境,更通过地气相互作用影响亚洲和北半球的气候。因此,研究西风-季风演化历史及其气候环境效应是地表多圈层相互作用的核心科学问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