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陶瓷学”相关记录200条 . 查询时间(1.883 秒)

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研发出耐极端环境光热陶瓷纤维膜材料(图)
环境 陶瓷 纤维 膜材料
2025/5/8
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技术是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效蒸发的新型技术,因具备零碳排、高能效及模块化的优势,已成为可持续淡水生产的有效解决方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钰团队在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发出以一维Ti2AlSnC MAX相纳米纤维膜为光热层的光热蒸发器。实验表明,该蒸发器可实现在强酸、强碱、高盐度废水等极端环境下高效、稳定利用太阳能生产淡水。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在陶瓷点阵-树脂复合结构力学响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陶瓷 复合 结构 力学
2025/4/21
耐压舱是无人潜水器的关键部件之一。传统耐压舱多以金属材料构建,但金属密度大、变形抗力差,为更好达到减重效果,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既具备优异力学性能又具有轻质特性的结构材料。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学岛团队在高各向异性热导率和极端热稳定性SiC@SiO₂陶瓷纤维气凝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异性热导率 极端热稳定性SiC SiO₂ 陶瓷纤维 气凝胶
2025/3/18


中国科学院新型高熵热敏陶瓷材料研发成功(图)
陶瓷材料 监测 元素
2025/2/22
针对航空航天发动机状态监测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等高温极端环境下的应用需求,高温热敏传感器需同时具备宽温域稳定性与高灵敏度特性。传统热敏材料在极端温度下易出现性能失稳,而新兴高熵材料通过多元素晶格占据形成的熵稳效应,展现出优异的热/化学稳定性和协同强化机制。但是,高熵材料的强晶格无序性导致载流子迁移率骤降,引发电子散射加剧与电输运性能劣化,制约高温下的电阻-温度响应精度。因此,开发兼顾晶格稳定性与...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陶瓷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取得系列进展(图)
陶瓷 仿生 能源
2025/3/4
新型陶瓷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照方式固化光敏浆料,实现分层制造的工艺。该工艺可实现高精度复杂形状陶瓷的快速制备,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和新能源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2024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相高通量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2024年度进展暨测试大纲评审会议召开。责任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海龙,同行专家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徐家跃、上海大学教授高彦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范同祥、苏州实验室研究员吴文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荣、中南大学教授马运柱应邀参会。上海硅酸盐所副所长...

2024年12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牵头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超大应变陶瓷材料的机理解析与功能调控”项目启动会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燕田永君,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陈立东,东北大学教授左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晓光,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陈克新,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润伟,浙江大学教授余倩,中国科学院前...

高性能压电材料是研制新一代智能感知器件和精密驱动器件的关键。其中,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被认为是未来替代铅基压电材料的有力候选者。然而,传统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存在电致应变较小(通常低于0.3%)和温度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2024年来研究发现,缺陷偶极子对压电陶瓷的电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一方面,缺陷偶极子可以通过钉扎效应抑制畴壁运动;另一方面,缺陷偶极子在电场下会产生显著响应。通过缺陷...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罗武干团队参与“南澳I号”沉船出水瓷器表面铁质病害的多方法分析(图)
罗武干 分析 陶瓷
2025/1/10
随着海洋考古的不断发展,古代沉船及其出水文物的保护备受关注,出水文物保护不仅有助于珍贵文化遗产的传承,还为我们提供了古代贸易路线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宝贵信息。2024年12月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罗武干教授课题组与广东省博物馆张欢研究员合作,对“南澳I号”沉船出水瓷器表面的铁质病害进行了多方法联合分析,揭示了海洋出水陶瓷文物的特殊腐蚀环境和面临的保护挑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新型超灵敏宽带透明超声换能器助力高质量光声及声光多模态成像(图)
超声 成像 陶瓷
2024/12/26
2024年12月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院士、邱维宝研究员、刘成波研究员团队,与西安交通大学李飞教授团队合作,开发了一款新型超灵敏、宽带透明超声换能器,突破了透明超声换能器性能瓶颈,实现了高分辨、大视场、快速光声显微成像,为基于透明换能器的光声成像、声光多模态成像的生物医学应用铺平了道路。研究成果以“Transparent ultrasonic transducers based ...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白光LED/LD照明用高性能荧光陶瓷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高性能 荧光陶瓷 激光
2024/10/11
2024年9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先进激光与光电功能材料部与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研究团队在应用于白光LED/LD照明的高性能陶瓷荧光粉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Investigation of a thermally robust orange-red MgO-YMASG: Ce composite phosphor ceramic for white light LED/...

上海硅酸盐所通过生物陶瓷3D打印制备出可组装/拆卸的模块化支架用于多细胞组织工程(图)
生物陶瓷 3D打印 细胞 工程
2024/6/18
天然的组织由种类繁多的体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在三维空间上有序排列,形成复杂的3D微环境。不同细胞之间的串扰可以显著调节它们各自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行为。此外,组织细胞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也会对它们的行为和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这些关键的发现,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尝试制备各种多细胞组织工程支架以期能够重现复杂的3D细胞生态位。然而,在早期许多关于多细胞支架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仅仅以无序的方式将多种细胞简单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