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质学”相关记录34627条 . 查询时间(1.527 秒)

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王腾助理教授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学者合作,通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技术获取了因咸海水分流失造成的地表抬升速率场,并据此推断了欧亚大陆内部上地幔流变性质。研究成果以“咸海干涸揭示的欧亚内陆弱软流圈(Weak asthenosphere beneath the Eurasian interior inferred from Aral Sea desi...

3月28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通过对嫦娥五号月壤颗粒开展研究,在月壤玻璃珠表面微陨石撞击坑中发现一系列含钛的蒸发沉积颗粒,这是此前未被识别的太空风化产物。

晚中生代时期,古太平洋板片向东亚大陆边缘俯冲,在日本西南部、琉球群岛和巴拉望都留下了明确的俯冲-增生杂岩的地质证据,但台湾的构造基底是否保留中生代增生杂岩记录长期存在争议(图1),影响对东亚大陆边缘俯冲沟-弧体系和古太平洋板片俯冲过程的理解和重建。恒春半岛垦丁混杂岩作为台湾地区的两条重要混杂岩带之一,其形成过程的多解性指示其可能代表经历多阶段演化的多成因混杂岩(polygenic mélange)...
中国科学院第三次冰川编目数据集发布
数据 光学 卫星 遥感
2025/3/27
在2025年3月21日首个“世界冰川日”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冰冻圈科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发布了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数据集。根据第三次中国冰川编目,2020年前后中国最新冰川面积约为4.6万平方千米,冰川总条数约为6.9万条。与第一次中国冰川编目相比,20世纪60年代至2020年间,我国冰川面积整体减少约26%(每10年减少4.8%),约7000条小冰川完全消失。与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