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构造地质学 系统”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1.314 秒)
“西太平洋俯冲系统与岛礁形成演化”学术研讨会召开
西太平洋 俯冲系统 岛礁形成演化 学术研讨会
2020/9/15
2020年8月30日至9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国内多家海洋科研单位主办,中科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承办的2020年“西太平洋俯冲系统与岛礁形成演化”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以西太平洋俯冲系统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地质构造问题为主题,研讨了近年来地球物理探...
近日,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2012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桂林召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姜玉池所长,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袁道先院士、蔡运龙教授、崔鹏研究员等,以及实验室师生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袁道先院士、副主任蔡运龙教授和崔鹏研究员共同主持。
晚二叠世长兴期-早三叠世印度期,在扬子地块的西北缘发育了一系列北西向展布的深水盆地区。根据成因分析证实,它们为伸展背景下形成的裂谷系统或者裂谷盆地群。平面上各裂谷盆地彼此近于平行,与北侧的南秦岭造山带在走向上呈正交和大角度斜交的排列,自西向东依次为开江-梁平裂谷、城口-鄂西裂谷和荆门-当阳裂谷。其中的开江-梁平裂谷东西两侧发现了巨大的天然气田而引起石油勘探家和地质学家的关注。本文对于这些控制油气资...
哀牢山金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喜马拉雅期造山型金矿带,形成于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过程中。论文基于对哀牢山复合造山带区域构造背景、控矿构造系统演化、金成矿期次及其时代的系统研究,从金成矿年代序列、成矿过程构造控制及成矿作用动力学环境三个方面,探讨了复合造山过程中的金矿成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哀牢山金矿带发育三期金矿成矿-热事件:早期金成矿作用(61.55~63.09Ma)对应于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最为发育的时...
西天山地区是指位于奎屯南的北天山与库车北的南天山间的广大地区。早古生代,该区处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东南缘中段与卡拉库姆—塔里木板块西北缘交汇部位,其主缝合带处于长阿吾子—乌瓦门一线。通过各构造单元地层系统及蛇绿混杂岩定年研究,认为本区博罗科洛山南缘霍城—哈希勒根一带为奥陶纪—志留纪的赛里木—准葛尔和乌孙—阿吾拉勒微板块的接合带。塔里木微板块北缘的南天山地区在中奥陶世—志留纪显示多岛洋的构造格局...
吉林古陆边缘构造动力及复合成矿系统研究
2007/7/28
专著信息
书名
吉林古陆边缘构造动力及复合成矿系统研究
语种
中文
撰写或编译
撰写
作者
孙忠实,邓军,冯亚民,卓长城
第一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年, 1-148页, 27万字, 发行量100册
出版地
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
月
日
标准书号
ISBN7-5601-3015-1
介质类型
纸质
页数
1-148页
字数
27万...
铜陵矿集区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演化格架
2007/7/28
期刊信息
篇名
铜陵矿集区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演化格架
语种
中文
撰写或编译
撰写
作者
邓 军,王庆飞,黄定华,孙忠实
第一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
刊物名称
地学前缘
页面
11(1): 121~129
出版日期
2004年
月
日
文章标识(ISSN)
相关项目
动力体制临界转换成矿参数的确定及复合成矿系统的识别
长江三峡巴东复杂斜坡系统成因研究
长江三峡 浅表生地质改造 侧向卸荷与滑移作用 变形破坏模式 分形几何FLAC^3D模拟 巴东复杂斜坡系统 重力成因论
2010/8/24
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区所在的扇形大斜坡是一个复杂斜坡系统。斜坡后缘边界的挤压变形带是斜坡整体沿其底界面(T1j^3-T2b^1)之间岩层界面向长江发生重力蠕滑作用的结果,不存在“巴东断裂”问题。斜坡系统内部未发现成规模的褶皱,也不存在数量众多的内动力成因的断裂带。巴东斜坡区浅表生变形破坏类型可概括为侧向拉裂、“雪崩式”垮塌、表层风化、侧向滑移张剪破裂、岩层折断变位、软岩膝折剪破裂和压扭破裂又重胶结7...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译,发现了阿尔金 康西瓦剪切 推覆构造系统,并从宏观上阐述了它和帕米尔推覆构造的主要构造特征及两者间的复合关系。认为该系统使塔里木板块沿阿尔金左行平移断裂向WS仰冲于青藏地块之上,康西瓦断裂掩覆了阿什库勒、泉水沟等陆缘盆地和阿克赛钦隆起带,对研究区大地构造特征进行了全新的遥感构造解析。
中国西部盆山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动力学模式——以龙门山造山带一川西前陆盆地系统为例
盆山系统 耦合关系 龙门山造山带
2010/11/17
造山带与沉积盆地是形成于统一的地球动力学系统之中的一对孪生体,由此构造了盆山系统。盆山系统是陆块相互作用、岩石圈层圈相互耦合的复杂系统,主要表现为物质的循环系统和能量的交换系统。盆山系统形成演化过程中造山带和沉积盆地之间一切相互作用的总和即为盆山间的耦合关系。盆山系统是中国西部中新生代构造的基本格局,并有单测盆地型盆山系统和双测盆地型盆山系统两种基本类型。小陆块拼合、多旋回构造运动和陆内构造活动强...
拉萨地块北部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拉萨地块 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逆掩断层
2010/9/2
拉萨地块北部发育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NLT),由前锋纳木错构造带,根部安多-伦坡拉构造带和底部滑脱构造带所构成,前锋纳木错构造带总体呈WNW向展布,由20多条向北倾斜的逆掩断层,宽阔的韧性剪切带,4条蛇绿岩片带与大量不同类型的构造岩片所组成,根部安多一伦坡拉构造带位于班公-怒江缝合带中段,由3条WNW向一近EW向逆冲断裂带,宽阔的绿蛇混杂岩岩片中与发生褶皱的古近纪盆地所组成,底部为中上地壳滑脱带...
南秦岭西段勉略构造混杂岩带是由不同的构造岩片组成的非史密斯地层区。本文建立了勉略构造带太古宙-石炭纪的地层系统。勉略构造带及其邻区地层格架分析表明晚震旦世--寒武纪勉略构造带及中秦岭为扬子板块北缘的一部分。奥陶纪--志留纪大致沿勉略构造带秦岭型陷槽。泥盆纪-石炭纪该裂陷槽进一步开裂形成勉略洋。该洋盆从石炭纪开始俯冲萎缩并最缍三叠纪后期碰撞、闭合并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