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细胞生物学 施一”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417 秒)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叶面喷施锌硒降低水稻镉转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污染 细胞 活性
2024/11/13
水稻镉污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叶面喷施技术可以缓解水稻中的镉污染。当前对喷施单一调理剂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但对复合调理剂的应用及降镉机制仍缺乏、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硫化氢(H2S)是机体第三类气体信号分子,对机体骨稳态和免疫稳态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胞凋亡过程中,可释放一类特殊的细胞外囊泡,称之为凋亡囊泡,其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和促再生作用,而凋亡缺陷会导致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衰老和肿瘤等。但目前对于细胞凋亡和硫化氢气体之间的内在相互联系尚未见报道。2023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畅团队和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施松涛团队在Cell Metabol...
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SC)是周围神经系统中主要的胶质细胞。SC与许多疾病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其中之一。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发现,人多能干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hPSC)衍生的施万细胞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疾病建模和药物研发。该研究成果于2023年5月...

液体活检致力于基于体液中的游离肿瘤细胞、游离肿瘤DNA及外泌体等检测恶性肿瘤,其中尤以可无创获得的血液、尿液等检测最受青睐。临床上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组织病理学,通过组织活检形成诊断,但仅依靠液体活检目前尚无法形成准确有效的恶性肿瘤诊断。相比于分子标志物,体液中完整的肿瘤细胞无疑是肿瘤存在的高级别证据,但如何明确一个细胞确为肿瘤细胞,即准确判定细胞的良恶性是生物学上尚未解决的问题。细胞病理学虽能...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智能设计与合成创新团队解析了水稻根际联合固氮菌——施氏假单胞菌A1501固氮生物膜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相关成果以题为“AregulatorynetworkinvolvingRpo,GacandRsmfornitrogen-fixingbiofilmformationbyPseudomonasstutzeri”在线发表在国际微生物学领域著名期刊npjBiofi...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智能设计与合成创新团队解析了水稻根际联合固氮菌——固氮菌农业科A1501固氮生物膜形成的网络调控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生物膜和微生物组(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该研究为解析根际固氮微生物与宿主作物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大幅度增强田间固氮效率并实现节肥增产增效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人工设计生物膜功能模块及高效固氮基因...

2020年12月10-11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峰会暨榜单发布仪式在鲁迅故里——浙江绍兴启幕。经过全球 50 余位顶级科学和技术领袖长达一年的严格评审,“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国榜单正式发布。中科院微生物所青年科学家施一研究员入选。

2019年3月15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就剪接体的机理与结构研究,于《细胞》(Cell)期刊发表题为《催化激活状态的酵母剪接体结构揭示RNA剪接分支反应的机理》(Structures of the Catalytically Activated Yeast Spliceosome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Branching)的科研论文,揭示了剪接体第一步剪接反...

2017年11月17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细胞》(Cell)期刊再次发表剪接体结构与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这篇题为《酿酒酵母“催化后剪接体”的结构》(Structure of the Post-catalytic Spliceosome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论文,报道了酿酒酵母剪接体呈现RNA剪接反应完成后状态(定义为“P复合物”)以及其整...

Cell在线发表了施一公教授课题组题为“Structure of an Intron Lariat Spliceosome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论文,解析了酿酒酵母平均分辨率为3.5A的内含子套索剪接体ILS complex(Intron Lariat Spliceosome)。施一公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署名单位为西湖大学、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生...

2017年9月15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于《细胞》(Cell)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再发最新成果,题目为《酿酒酵母内含子套索剪接体的结构》(Structure of an Intron Lariat Spliceosome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该文报道了RNA剪接循环中剪接体最后一个状态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为阐明剪接体完成催化功能后受控...

2017年5月12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研究组于《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剪接体的原子分辨率结构》(An Atomic Structure of the Human Spliceosome)。这是第一个高分辨率的人源剪接体结构,也是首次在近原子分辨率尺度上观察到酵母以外、来自高等生物的剪接体结构,进一步揭示了剪接体的组装和工作机理,为理解高等生物的RNA剪接过程提供了重要基础。

2016年10月21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奖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颁奖。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昌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以及各部门领导同志在钓鱼台国宾馆向51位获奖科学家颁发奖牌和奖金,以表彰他们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施树良,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细胞癌化的分子机理和信号传导。Ras家族小分子量G蛋白是调控细胞内信号传导的重要分子开关,能够传递各种来自细胞内外的信号从而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粘附和运动等功能。Ras家族信号转导机制的异常激活与细胞癌化密切相关,因此研究Ras家族蛋白细胞内信号通路及其细胞生物学功能将有助于阐明肿瘤发生及恶性演进的分子机制,并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开发提供线索。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