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8 共查到“光电子材料 3D”相关记录8条 . 查询时间(0.187 秒)
近日,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重点国家实验室(东华大学)游正伟教授团队基于光固化动力学与反应机理,首次提出一种模拟逐层光固化3D打印的计算方法,使3D打印技术具有类似OFFICE软件的预览功能。相关成果以《基于光固化动力学模型构建立体光刻法3D打印预览技术》(3D printing preview for stereo-lithography based on photopolymerization ...
《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学院刘仁教授团队和江南大学机械学院刘禹教授团队联合攻关创新的高穿透跨尺度3D墨水直写技术研究成果(图)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学院 Nature Communications 刘仁 江南大学机械学院 刘禹 高穿透 跨尺度 3D墨水直写
2020/7/13
在中国制造创新版图上,3D打印(也称增材制造)作为核心技术之一,正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军事国防、生物医疗等方面全面推进相关发展。“材料-结构-制造-功能”的一体化制造概念成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方向,材料与制造的相辅相成已为主要趋势。当新型感光材料与3D打印技术在我校的相遇,直接带来了相关方向的重要技术突破。我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刘仁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光聚合基础及其在涂料、微电子和3D打印领域...
硅基三维纳米螺旋(3D nanohelices)结构是开发新一代手性光学、柔性机电和生物传感应用的基础共性构架单元,但却难以通过传统的光刻工艺批量制备。虽然传统自组装生长方法可制备出各种随机取向的纳米螺旋,其尺寸调控精确性、空间排列一致性以及形貌定制可控性都远达不到器件集成的需求。为此,南京大学电子学院余林蔚、徐骏教授课题组基于自主创新的平面IPSLS纳米线生长技术,将平面纳米线的精准引导生长成功...
南方科技大学葛锜团队合作在液晶弹性体3D打印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南方科技大学 葛锜 液晶弹性体 3D打印
2020/7/27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副教授葛锜研究团队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教授Christopher M. Yakacki团队合作在材料领域顶级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发表研究成果,通过数字光处理技术实现液晶弹性体3D打印,用于超轻三维吸能结构的快速成型。
实现外界刺激下驱动器件功能材料和复杂形状的结合是仿生驱动研究的一大热点。近年来,各种水凝胶材料、合金材料以及基于碳纳米管(CNT)、氧化石墨烯(GO)等的复合物材料相继在驱动研究中得到应用,并且制备出了类似于毛毛虫、鱼和花朵等复杂结构形状的仿生驱动器件。然而,由于很多仿生器件形状复杂,且多数需要多种材料组合才能实现驱动、运动等特定功能,如何构建复杂结构以及解决多材料组件的装配等问题仍是仿生驱动研究...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先进光电器件及系统”创新团队近日发明了一种可在自然光下工作的超材料全息技术。这项成果近期发表在ACSNano(《ACS纳米》)上。论文题目为Dielectric Meta-Holograms Enabled with Dual Magnetic Resonances in Visible Light(《基于双磁共振的可见光电介质超材料全息片》)。团队以武汉大学校徽为图案,研制...
高品质因子的3D环磁共振超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图)
高品质因子 3D环磁共振 超材料
2017/5/16
环磁极矩(toroidal moment)是一种由圆环体上沿经线流动的电流或者首尾相接的磁偶极矩产生的电磁激励,由于强度较弱,它往往被电极矩和磁极矩所掩盖, 难以被直接观测。直到2010 年,人们才利用超材料结构在微波波段实现了动态环磁极矩主导的电磁响应。动态环磁极矩具有非凡的电磁能量局域能力与辐射抑制能力,因此高品质因子的环磁极矩在等离激元激光、传感、旋光、负折射率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是在...
CMOS-Compatible Scalable Photonic Switch Architecture Using 3D-Integrated Deposited Silicon Materials for High-Performance Data Center Networks
CMOS-Compatible Scalable Photonic Switch Architecture 3D-Integrated Deposited Silicon Materials High-Performance Data Center Networks
2015/5/20
We propose a novel fully-integrated scalable photonic switch architecture for data center networks, sustaining nonblocking 256×256 port size with nanosecond-scale switching times,interconnecting 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