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林业基础学科 叶片”相关记录33条 . 查询时间(0.109 秒)
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中叶片性状网络向高模块化转变(图)
亚热带 森林 演替 叶片 性状网络 高模块化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4/8/30
华南植物园揭示豆科和非豆科人工林叶片氮稳定同位素自然丰度指示土壤氮动态的差异(图)
同位素 土壤氮 生态系统
2024/5/20
氮稳定同位素自然丰度(δ15N)被广泛用于指示生态系统氮循环特性。豆科树种在全球森林广泛分布,尤其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具有共生固氮能力,豆科森林15N丰度受固氮过程中氮气(δ15N=0‰)的影响,其15N模式以及对生态系统氮循环的指示作用可能与非豆科森林存在差异。然而,目前有关两类森林叶片δ15N对土壤氮循环指示作用的差异性以及其对养分有效性变化的响应尚不明确。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郑棉海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揭示了豆科和非豆科人工林叶片氮稳定同位素自然丰度指示土壤氮动态的差异。相关成果发表于《植物与土壤》。
为阐明林龄对红松人工林叶片、凋落物及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尚志市一面坡林场26、37、48、54 a生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4种林龄红松人工林叶片、凋落物和土壤的C、N和P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红松人工林叶片、凋落物和土壤C、N和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随林龄的变化规律,探究叶片、凋落物和土壤间C、N、P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互关...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环境生态学研究组研究人员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林下优势物种(草本和灌木)和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托石门台林冠和林下氮添加实验平台,对比研究2种氮添加方式和2个氮添加水平(0,25,50 kg N year-1)处理下,林下优势种植被叶片重要功能性状和与土壤有机碳相关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氮添加方式显著影响林下植物叶片碳、磷、木质素、有机酸、结构性糖和非结构性糖含量及叶片构建成本,...
2020年7月6日,由四川大学牵头,与中山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合作,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杂志发表了题为“Leaf senescence exhibits stronger climatic responses during warm than during cold autumns”的论文,揭示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秋...
喀斯特生境占到了全球陆地面积的10%-15%,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具有大面积连片分布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生境的物种多样性较高,特有种丰富。喀斯特也是一种脆弱的生境,受到破坏之后较难恢复。研究喀斯特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可为喀斯特生境植物多样性保护及破坏生境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树木年轮与环境演变研究组副研究员付培立与该园生理生态组以及广西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的科技人员合...
2018年4月27日至5月1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孙涛博士在云南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下简称“版纳站”)开展科学试验。孙涛在站期间选开展中国森林典型树种叶片和根尖的功能性指标关系研究,该项目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YFA0600801)森林和草原凋落物分解的研究”支持。该项目将在大兴安岭塔河林场、黑龙江省帽儿山站、长白山站、河南小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浙江...
以超富集植物垂序商陆为实验材料,通过温室水培实验,研究不同锰处理条件下垂序商陆叶片受害症状、叶片形态结构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当生长介质中锰供应水平为1 000 μmol/L时,垂序商陆生长良好,叶片未表现出受害症状,其形态结构和超微结构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当锰供应水平为5 000 μmol/L时,叶片开始出现褪绿现象,叶肉细胞排列疏松,栅栏组织细胞膨胀, 叶绿体数量减少,外膜部分解体,类囊体膨胀...